卷积层:这个是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心所在(作为数学概念,我们在第10章已做了详细介绍。不熟悉的读者可前往查阅 [1])。在卷积层,通过实现“局部感知”和“权值共享”等系列的设计理念,可达到两个重要的目的:对高维输入数据实施降维处理和实现自动提取原始数据的核心特征。
激活层:其作用是将前一层的线性输出,通过非线性激活函数处理,从而可模拟任意函数,进而增强网络的表征能力。在深度学习领域,ReLU(Rectified-Linear Unit,修正线性单元)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激活函数,原因是它收敛更快,且不会产生梯度消失问题。
池化层:亦称亚采样层(Subsampling Layer)。简单来说,利用局部相关性,“采样”在较少数据规模的同时保留了有用信息。巧妙的采样还具备局部线性转换不变性,从而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的泛化处理能力。
- 全连接层:这个网络层相当于传统的多层感知机(Multi-Layer Perceptron,简称MLP,例如我们已经讲解过的BP算法[2])。通常来说,“卷积-激活-池化”是一个基本的处理栈,通过多个前栈处理之后,待处理的数据特性已有了显著变化:一方面,输入数据的维度已下降到可用“全连接”网络来处理了;另一方面,此时全连接层的输入数据已不再是“泥沙俱下、鱼龙混杂”,而是经过反复提纯过的结果,因此最后输出的结果要可控得高。
卷积层的3个核心概念
局部连接
全连接的前馈网络,可拓展性非常差。原因